
在杨浦区科学教育发展进程中,上海市铁岭中学始终以积极探索者的姿态深度参与区域科创实践,依托系列科学教育举措与成果展示,充分彰显学校在科学素养培育领域的扎实积累与鲜明特色,为区域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“铁岭力量”。
深度参与区域实践,科创成果获多方认可

在杨浦区“科学解码季暨YOUNG创智·科学教育推进会”系列活动中,铁岭中学师生以多元形式展现学校科学教育成效。
在“YOUNG创智・家庭科技角”活动成果评选中,铁岭中学学生凭借巧妙融合创意与科学理念的家庭科技角设计,从全区众多参评方案中脱颖而出,入选优秀案例;师浩天同学还作为区域学生代表发出“人民城市・科学教育”行动倡议,号召广大青少年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,主动探索身边科学现象,成长为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。
学校“家庭科技角”入选杨浦区优秀案例。
铁岭学子发起“人民城市 科学教育”行动倡议。
凭借在科创教育领域的教学资源研发实力与课程建设成果,铁岭中学成功入选杨浦区首批“钱学森杨浦创智教育研究院特色共建校”。未来,学校将聚焦数学建模、AI人工智能、生命科学三大核心领域,推动优质科创课程系统化落地,持续为学生搭建高质量科创学习平台。
学校成为钱学森杨浦创智教育研究院特色共建校。
活动期间,学校四位学生化身“小小讲解员”,为参展嘉宾与师生详细介绍杨浦区“SCIENCE300共享实验室计划”及体验区多元项目。同学们以清晰的表达、扎实的科学认知,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,不仅展现了个人科学素养,更成为学校科学教育成果的“鲜活代言人”,赢得多方好评。
铁岭中学“小小讲解员”为杨浦区委副书记、区长周海鹰,副区长王浩介绍杨浦区优秀暑期家庭科技角展位。
铁岭中学学生向钱学森之子、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介绍杨浦区“SCIENCE300共享实验室计划”。
多元成果集中亮相,“攀岭”课程显育人实效
在区域科学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,铁岭中学的科创展位始终是现场关注的焦点。学校以丰富多元的科创成果,充分凸显“攀岭”课程体系的育人价值,其中两大核心项目尤为亮眼:
“生态园·探香之旅”项目化学习


作为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“生态园”系列项目打破传统学科界限,将化学知识与生物原理有机融合,通过蒸馏法提取玫瑰纯露,让科学的“香气”弥漫校园;同步开放的按摩精油调配体验,更让参与者直观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结,体会“学以致用”的乐趣。
探香课程向新西兰教育代表团展示。
“天创”机器人社团
作为杨浦区三星社团,以机器人创意制作为主线,融入STEAM和国际理解教育,以跨学科融合课程模式,精密的机械结构、灵活的操作逻辑,集中展现了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主动思考、大胆尝试的精神,以及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综合能力,在互动中激发对机器人领域的探索兴趣,成为学校极具辨识度的“科创名片”。


系统化构建培育体系,锚定科学教育新方向

作为区域规模最大的公办初中,铁岭中学始终将科学素养培育作为育人核心目标之一,通过持续深化科学教育探索,构建起全方位、多层次的科学教育体系。
学校推出“岭宝爱科学”全学科课程系列,以数理课程为核心,以人文社会学科为基础,以数智技术为支撑,实现全员、全学科、全范围的科学素养培育覆盖。在课程实施中,确立“全学科+科学素养”核心框架,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引领,夯实人文社会、数理生化、体艺劳技等结构性基础知识,教授物理工具、思维工具等有效方法,重点培养学生场景建构、决策规划、成果提炼等强大实践能力,确保科学素养培育的全面性与深度。
湿地底栖生物户外考察。
机器人社团成员赛前训练。
在培养策略上,学校构建“多层次+多路径”模式:针对全体学生、兴趣特长学生、潜在创新拔尖人才三类群体,实施差异化培养,兼顾基础提升与个性发展;通过基础课堂学习、学科实践日活动、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三种培育方式,实现科学知识传授、学科场景深化、学习广度拓展的有机结合。


为保障科学教育高质量推进,学校完善“数智化+全要素”支持系统:搭建集学情调研、资源推送、成效评估于一体的数智平台评价系统,为教学调整与学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;打造“学科+科学”研究型教师团队,提升教师科学教育教学能力;健全科学素养培育制度与资源支持体系,为科学教育持续发展筑牢保障。
学生在科创共享空间中学习。
此外,学校积极联动高校实验室、高科技企业等外部资源,为学生提供真实科研场景与实践机会,推动科学教育从“个别试点”走向“全员覆盖”,让更多学生接触科创、热爱科创、参与科创。
未来,上海市铁岭中学将继续以系统思维推进科学素养培育,让科学创新的种子在每一位学生心中生根发芽,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,为科学教育事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。


鑫耀证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